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6:06 点击次数:79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轻轻一点“关注”按钮,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,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,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,分享感悟。您的每一次点击、每一个评论,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,也是我们不断进步、持续创新的源泉
序言:子女成家育有孩子后,做父母的都会竭尽全力地扶助子女,期望他们的小家庭能够过得美满,但姥姥带孩子和奶奶带孩子所受到的待遇全然不同。
具体如下:
1.姥姥带孩子,女儿女婿懂得感恩;但奶奶带孩子,儿媳妇却认为是婆婆应尽之责,是理所应当。
小两口有孩子后,通常都是奶奶带得多些。奶奶带孙子,哪怕带得再精细、再用心,在儿媳妇眼中都是应当的,是天经地义的。
毫无感激之情不说,在带孩子的过程中,万一孩子磕着碰着了,奶奶本就内心难受,可小两口还会指责奶奶,觉得她未尽心带孩子。
奶奶带孩子不仅出力,还会掏钱,关键是还不讨好。
但姥姥带孩子就不同了,女儿女婿会觉得心里过意不去,总是将感谢之语挂在嘴边。
2.姥姥带孩子累了抱怨几句,女儿女婿会深感愧疚;但奶奶带孩子累了抱怨几句,就被认为矫情,还会遭记恨。
姥姥带孩子累了抱怨几句,女儿女婿会觉得很不好意思,不是给姥姥买礼物、买衣服作为补偿,就是带姥姥出去下馆子享用美食加以安抚。
但要是奶奶带孩子累了,抱怨几句,儿子儿媳就会觉得奶奶矫情,认为是无病呻吟,想在儿子儿媳面前邀功。
儿媳妇还会在心里记恨,容易引发婆媳矛盾。
3.姥姥能够心疼女儿,可婆婆不能心疼儿子,因为如此做会被视为将儿媳妇当作外人。
姥姥可以疼女儿,给女儿购置各种物品,女婿不会有意见。但倘若婆婆心疼儿子,在家里明显偏袒儿子的话,儿媳妇就会有意见,感觉婆婆没将自己当作一家人。
4.姥姥带孩子,只需付出体力,无需付出金钱,有的女儿女婿还会给姥姥酬劳。但奶奶带孩子,不仅要付出体力,还得付出金钱。
姥姥带孩子,只需付出体力,不用花费金钱,有的女儿女婿还会给姥姥发放工资。
但奶奶带孩子,不光要付出体力,还得付出金钱,有的奶奶甚至把退休金都搭进去了。
孩子刚出生时,奶粉、尿不湿全包,孩子上幼儿园的托费全包,孩子上小学,报辅导班的费用全包。
奶奶出钱又出力,可有时还不讨好。
带自己的孙子孙女,把钱花在孙子孙女身上,小两口总认为是应该的,所以从未说过一句感谢的话。
所以说奶奶和姥姥协助小两口带孩子的待遇截然不同。
小姑便是如此:
小姑家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,女儿年长,儿子年幼。
所以女儿生孩子坐月子时,都是小姑帮忙照料的,因为女儿家婆婆身体欠佳,患过脑梗,走路不便,仅能勉强照顾自己。
所以无法前来帮忙伺候儿媳妇坐月子,也无法帮忙带孩子。
小姑家那时儿子尚未结婚,自己退休在家无事可做,也是心疼女儿,于是主动表示愿意过去帮忙带孩子。
女儿女婿格外感动,尤其是女婿,觉得小姑如同雪中送炭,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,帮了大忙。
女儿休完产假出去上班以后,小姑就在家帮他们带孩子、洗衣服、做饭,有时会在楼下购买些水果、生活用品。
当然,小姑花的均是自己的退休金。
女儿和女婿过意不去,觉得小姑来帮他们带孩子出力就已经万分感激了,不能再让小姑花钱。
所以女婿每个月都会给小姑 2000 块钱零花钱,怕小姑不好意思收,女婿每月一号主动把钱转到小姑微信上。
小姑在女儿家帮女儿带孩子带到三岁孩子上幼儿园。
女婿十分感激,每次回小姑家都会大包小包地给小姑买礼物。逢年过节还会给小姑转账。
不到一年,小姑家儿子也成婚了,结婚后不到三个月,儿媳妇也有孕了。
儿媳妇怀孕以后,小姑就在家变着花样给儿媳妇准备美食。
儿媳妇坐月子,小姑担心自己照顾不周,所以给儿媳妇预定了一个月子中心,费用由小姑承担。
出了月子小姑就在儿子家全心全意帮小两口带孩子。
孙子的奶粉钱、尿不湿钱、每次去社区打疫苗的费用,都由小姑支付。
孩子有个头疼脑热,去医院看病也是小姑出钱。
小姑在儿子家帮忙照看孩子,还负责洗衣、做饭、打扫卫生。
毕竟年纪大了,那时小姑 60 岁了,所以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。
孩子 24 小时都由小姑一人照看,晚上儿媳妇也不想让孩子跟她睡,说晚上休息不好,影响白天。
小姑血压有点偏高,晚上带孩子还得半夜起来给孩子冲奶粉,经常熬夜,身体更是难以承受。
偶尔在儿子面前发发牢骚,儿子就很不耐烦,说:“带孩子能有上班累吗?我们年轻人上班也挺辛苦的,你在家又不用出远门,就在家带个孩子,孩子睡了,你也能休息休息。
再说带的是自己的亲孙子,又不是外人,有啥可抱怨的!”
所以此后,小姑尽管心里很不舒服,但也不敢在儿子儿媳妇面前抱怨,怕惹他们不悦。
周末一家人出去玩,儿媳妇只负责拍照,负责逗孩子,儿子负责开车,小姑就如同保姆一般,还得拿着东西,还得推着孩子,有时孩子不想在车里坐了,还得抱着孩子。
孩子上幼儿园以后,每天接送孙子也是小姑的事,孩子的托费也是小姑出的。
小姑在儿子家帮忙带孙子带了 6 年,这六年小姑说自己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,没有出去游玩过一次。
每天不是照料孙子,就是在家给儿子儿媳妇洗衣、做饭、打扫卫生。
像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,在家任劳任怨,出力不说,自己的退休金也都投入到小家里了,可儿媳妇也没给过一个好脸色。
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妈妈如何如何好,自己的妈妈如何如何心疼外孙,姥姥偶尔给孙子买一个玩具或者买一件衣服,儿媳妇就挂在嘴边。
小姑说自己给孙子从小到大买的衣服、买的玩具堆积如山,也没见儿媳妇说过一句感谢的话。
对他们再好,感觉都是应该的,对他们再好都是做奶奶应做之事!
小姑说同样是一个人,我在闺女家带孩子,女婿和闺女都非常尊重我,非常心疼我。
下班回家会主动接过孩子,让我休息或者帮忙做家务、做饭。
吃饭的时候也会把孩子接过去,让我先吃。
但在儿子家就不同了,俩人下班回家,高兴了就抱起孩子逗一逗,不高兴了就把孩子丢在一边,不管不顾,有时孩子哭闹了,他们还会特别厌烦。
吃饭的时候都是我一手抱着孩子,一手拿筷子吃饭,小两口从来没有主动说把孩子抱走,让我吃饭的。
有时想想觉得挺寒心的,感觉对他们再好都是应该的,从未有过发自内心的感谢!
这或许就是姥姥和奶奶不同的待遇吧!
都是自己的子女,不管是姥姥也好,奶奶也罢,都不会有二心,都会无私地疼爱自己的孙辈!
但女儿女婿和儿子儿媳对老人的态度却有所差异,有没有同感?